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锅炉会降低流量,怎么回事?,蒸汽锅炉蒸发量和给水量的关系为什么锅炉给水量会小于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热水锅炉循环水量计算公式:循环水量=0.86*吸热量/温度差。锅炉负荷1吨=700kw=60万Kcal/h,1MW=4.1868*循环水量/温度差。
锅炉设计循环量是12立方米每小时。每蒸吨锅炉,设计循环量是24立方米每小时(每0.7MW折算1蒸吨)。
每蒸吨锅炉设计供热面积是6000~10000平方米,天气冷的地方,供热面积相对小一点。再就是设计进出水温度应该是95/70,3.6*供热量(kw)/4.19*被加热水温差=被加热水流量(t/h)就是锅炉循环水流量。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实际运行中可以低于额定循环水量,没有相关规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降低流量,不过要防止汽化,循环水量超过额定水量,没有具体限制,超20%还是可以的。
在用电设备设计时,考虑到热源设备、热网和热用户的阻力,将阻力放大了,而加大燃气锅炉、鼓引风机、水泵的配置,一层又一层,也有的水泵放得过多,而且国内绝大多数水泵等供暖设备缺乏气象变化调节的能力,不能根据供热期各阶段及每天1、3不能根据气象变化进行灵活调节,大大增加了用电消耗。
锅炉给水量和蒸发量的真实关系应该是给水量大于蒸发量,但是如果出现锅炉给水量和蒸发量略微倒挂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任何表计都是有误差的,出现轻微倒挂现象也是存在,同时也是合理的。一般来说,记住锅炉正常运行锅炉给水量和蒸发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每8小时累计流量锅炉给水量和蒸发量之间的关系出现大幅度波动,就说明要么表计出问题了,要么是锅炉出问题了,例如受热面泄露,疏水、排污阀门关闭不严等
1吨蒸汽锅炉指的就是每小时能生产1吨蒸汽。所以1吨蒸汽锅炉在满负荷运行状态,每小时产1吨蒸汽。但是,实际在使用锅炉产生蒸汽的时候,会有泄漏、排污的现象存在,一般损失率在1~5%,可以通过提高密封度来降低泄漏部分,但是排污是避免不了的。因此,1吨锅炉产生多少蒸汽与锅炉的产品质量、企业的实际操作情况都是息息相关的。
1.当负荷急剧增加时,汽压将很快下降,由于炉水温度初期是锅炉原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随着汽压的下降,新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要低于锅炉原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饱和温度下降后,使炉水内的汽泡数量大大增加,汽水混合物的体积膨胀,促使水位很快上升形成虚假水位。当炉水中的汽泡逐渐逸出水面后,汽水混合物的体积又收缩,所以水位又下降。
2.当负荷急剧降低时,汽压将很快上升,则相应的饱和温度提高。因而一部分热量被用于把炉水加热到新的饱和温度,而用来蒸发炉水的热量则减少,炉水中汽泡数量减少使汽水混合物的体积收缩,所以促使水位很快下降,形成虚假水位,当炉水温度上升到新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以后,不再需要多消耗液体热,炉水中的汽泡数量又逐渐增多,汽水混合物的体积膨胀,所以水位又上升了。
3.锅炉安全门动作时,水位先升后降,原因主要是安全门动作后,锅炉汽压降低,由于炉水温度初期是锅炉原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随着汽压的下降,新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要低于锅炉原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饱和温度下降后,使炉水内的汽泡数量大大增加,汽水混合物的体积膨胀,促使水位很快上升;安全门动作后由于蒸汽流量大于给水流量,在给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水位下降。
4.锅炉灭火后水位先降后升,因为锅炉灭火后,炉膛温度降低,水冷壁吸热减少,炉水中汽泡数量减少使汽水混合物的体积收缩,所以促使水位很快下降,由于灭火后蒸汽流量减少,给水流量不变,所以水位很快上升。
5.燃烧突然增强时,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炉内放热增多,水冷壁吸收的热量较多,水冷壁内汽水混合物中汽泡增多,使汽水混合物的体积膨胀,水位上升;由于放热增多,蒸汽流量上升,汽压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水位必然下降。燃烧突然减弱时,水位先降后升。(原因同上面相反)
6.给水压力升高或者降低时。给水压力升高,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水位升高,主要是因为,压力升高水的密度增加,体积和容量不变的情况下,给水流量上升,而且给水压力上升后,汽包压力和给水压力之间压差增加,克服给水流动阻力的动能增加,水位必然上升。给水压力下降时,水位下降。
文章分享结束,锅炉会降低流量,怎么回事?和蒸汽锅炉蒸发量和给水量的关系为什么锅炉给水量会小于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