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现在,你都有过哪些曾经觉得该花的“冤枉钱”
1,照相机,买来都后悔。
2,空气炸锅,没多少用。
3,茅台,不知该喝或存起来卖。
4,跑步机,本想长期在室内跑步锻炼,结果是放着吃土或放衣服,想想也是窝心。
5,U盘,本想拿来存放各种资料,但最后还是觉得不如放在手机里,不仅方便又可以随身携带。
6,投影仪,本想高科技体验大屏幕看电影,最后还是放着,其实还不如电视和手机,随时随地可以开起来看。
7,盲盒,本想是占小便宜,但后来才懂得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不可能做亏本生意的。
8,扫地机器人,本想解放双手而不用扫地,但用几次才发现根本就扫不干净,真不如自己动手来的快又浪费钱。
9,烧烤炉架,本想在家体验自助烧烤的乐趣,当自己一买来才发现有多麻烦了,单单是串烧烤和卫生就可以让你不想用第二次。
10,破壁机,本想拿来各种用,但最后尴尬发现也没什么可以用的,还不如直接一拍就行,感觉贵又不实用。
11,相片打印机,本想省钱自己洗照片,可年龄上去了,自然也就不爱拍照,这东西慢慢也是放着吃土。
12,沐浴缸,本想拿来泡个澡,等真正用上才发现太麻烦了,不仅要水热又要多,而且还一地板湿哒哒,反而要搞不少卫生,自然也就很少用。
13,沐浴球,本想舒服洗个澡,但有时候是忘记,尤其是男人更不想用到,还不如用手洗澡来得快。
14,电动牙刷,本想高科技刷牙,可用起来却是泡沫少又难受感觉,真不如手动刷牙来得好又快,感觉这就是在花冤枉钱。
15,瑜伽服,本想长期练瑜伽,但也就坚持一段时间,花了钱是看了窝心。
16,电视机,本想买来看电视,可尴尬发现一家人都是各自玩手机,一个月都没开过几次,甚至放着坏掉。
17,花花绿绿的盘子,本想提高生活质量,可用过几次也就放着了,还不如那种简单明了的盘子,而且又贵。
18,平板电脑,本想拿来看电影刷剧,可用了几次发现还不如手机好用,拿着又手酸还不能随时携带。
19,烤箱,本想拿来各种烤东西,买来却发现没有什么可以用的,应该是没钱才会这样子的感觉。
20,健身卡,本想锻炼和塑造身形,可没时间又不爱运动,大多数人都是放着吃土,过期都不知道。
21,保健品,本想对身体好,可吃多了反而是对身体不好,感觉这是花了冤枉钱又窝心。
22,布娃娃,本想可以有个好睡眠,可买来没多久却是一边放着,感觉没多用又很难清洗,最终只能扔掉。
23,豆浆机,本来想要天天自己磨豆浆喝,可真正用起来时,感觉真的事多又麻烦,还不如花2块钱去外面买一杯豆浆。
24,跑鞋,本想买来天天跑步,可普通人哪里有这么多时间,而且跑鞋又很贵,最后放着是看一次心疼一次。
25,存钱罐,本想拿来存钱,可尴尬发现没人带现金,更多还是一时冲动买来而放着吃土,看一次后悔一次。
26,零食,本想是打发时间,可最后是越吃越上瘾又越胖,而且对身体不好,真的是花冤枉钱。
27,鲜花,本想浪漫一下,却只能一个晚上就枯萎,反而被妻子责怪浪费钱,属于吃力不讨好的事。
28,购物车,本想方便自己,但发现花的购物袋钱也是不少,很心疼这样子的花冤枉钱。
29,房子,本想给家人一个温暖家庭,但面对二三十年的房贷就后悔又无奈,有时候想想感觉是在花冤枉钱了。
30,邮票,本想拿来收藏升值,最后还是发现真没多少用,没有自己想象中的价值,甚至是一文不值。
31,手表,本想来证明自己是成功人士,可戴了一段时间的手表,感觉没啥用又有手机看时间,有时候觉得很碍眼。
32,戒指,本想是体验一下穿金戴银,但做事都不方便,而且又怕无意间丢了,最后是老老实实收起来。
33,钻戒,本想是天长地久的意思,但买来都没戴多少次,而且一直在贬值中,真没黄金保值。
34,钓鱼工具,本想享受一下,可这些东西都不便宜,好不容易花了大价钱买,却尴尬发现没多少时间钓鱼,一直是动不动放着吃土。
35,刷车水枪,本想买来是自己洗车子,可洗一次车时太累又麻烦,而且不一定洗干净,还不如花个十几块钱给别人洗车。
36,酒柜,本想体验有钱人日子,却尴尬发现自己都没多少好酒,甚至还不够喝,最终拿来放东西。
37,真皮沙发,本想是认为这个够好又舒服,买来才知道心疼了,处处提防孩子会乱刮,而且很难清洗,看一次就后悔一次。
38,黄金,本想买来戴着,可买来也就戴几次就放着,感觉不安全又俗气,而且还会贬值。
39,鱼缸,本想养鱼陶冶人生,但每次换水又喂鱼是很累又麻烦,看一次就后悔一次。
40,吊灯,本想让家里更有高级感又漂亮,可用久了就很会坏只能换,而且根本就清洗不了,只能看着补满灰尘。
41,调味瓶,本想更好看又简洁,但用了几次也就扔了,真不如调味盒好用,而且老是堵住。
42,香料,本想拿来各种制作美食,但用起来就是吃不惯或忘记放,很多时候是不知道扔哪里去。
43,茶具,本想提高人生质量,可有了孩子就是一团糟,经常不见或打破,最后是戒掉喝茶习惯。
44,染发剂,本想省钱买过来自己染发,但用了才发现不一样,效果不好又只能去理发店重新染一次,对头发真的不好。
45,理发器,本想对着镜子给自己理发而省钱,但确实是理不好,可见是一门技术活,做不到自己给自己理发,最后放着吃土。
46,车子,本想着是一家人出门方便,但现在油价都不便宜,以至于放着都不舍得开了,而且工资不高就养不起,真的是花冤枉钱。
47,耳温测量仪,本想更快测量体温,但发现还真不如水银那种好用又更准确,而且还便宜。
48,宠物,本想有个陪伴,养了一段时间却尴尬发现吃的比人多,感觉都养不起了。
49,榨汁机,可水果是越来越贵,用不起。
50,狗窝,给狗住的,结果还是只睡沙发。
出门在外,千万不要做哪些“傻事”
1、火车站主动和你搭讪的人,别信!
2、女孩子别认“哥”!
3、聚餐k歌的时候,女人不要打扮得太妖艳!
4、那些叫苦,要用你手机的陌生人,别同情心泛滥!
5、有人偷偷拿出手机,问你“要不要”,这就是一个坑!
6、不需要的东西,就直接拒绝,别给销售人员留电话,太多的骚扰!
7、在公司,不要和结了婚的异性走得太近,太多的八卦!
8、有不良嗜好的熟人,他们的说的话,别信,没有几句是真的!
9、生活再难,接到父母的电话也不要叫“苦”,他们会过度担心的!
10、每个月要存点钱,否则想换工作都是一种奢侈!
11、听到的话,别说出口,说出口你就有责任!
12、在公司吃零食,要懂得分享,千万别一个人吃;如果不想分享,就到外面吃完!
13、不要给领导提意见,觉得自己很能干!
14、女人不要和喝酒的异性呆在一起,尤其是领导;酒后壮胆,很容易出事!
15、不要和同事谈论另一个同事,都是同事,会传到对方耳朵里的!
16、任何时候,都不要说领导,同事,公司的不好!
17、薪资不如意,和领导又处不来,别留恋,早点辞工!
18、再不喜欢一个人,也不要挂在脸上,这是很不成熟的表现!
19、涨薪的时候,别傻乎乎地请人吃饭,要明白薪资问题一直都是隐私,越低调越好!
20、别嘲笑那些送礼的人,你尝到甜头就知道送礼很有必要!
21、说话别直来直去,没有人会喜欢的!
22、领导发的红包,别跳出来就抢;不是不能抢,是要等几分钟!
23、同事请帮忙做事,连续几次,就要学会拒绝,否则你就是一个老好人!
24、别在同事面前炫耀你买的东西多便宜,真的会被看不起!
25、别当众和领导顶撞,更别相信领导那句“我对事,不对人”,会很吃亏的!
26、和同事谈恋爱,一定要低调,否则会有很多的麻烦,人太累!
27、工作再闲,也不要说自己舒服,懂得时不时地叫“苦”,很有必要!
28、不要出了火车站,就打的,真的很贵!
29、惹谁都别惹闲人!
30、出门在外,别和人掏心掏肺,真的会后悔的!
31、任何时候,都不要和人拼酒,看似热闹,但你总会出丑!
32、出门在外,女人最好别喝酒,尤其是喝醉,很危险的!
33、不要和人开玩笑,尤其是在公司,人心太复杂了,很容易得罪人!
34、和人聊天,时间不要太长,快节奏的生活,大家时间都很紧,会让人厌烦的!
35、去别人家做客,记得提点东西,没有经过允许,别进人家卧室,更别坐在床上!
36、打电话要懂得避人,别大声闲聊,尤其是在公共场所!
37、和女人握手,要懂得规矩,紧握或者握住不放,很得罪人的!
38、出门在外,要学会说客气话,虽然很虚,但人人爱听!
39、一定要放下面子,脸皮要厚,出门在外,没有人在乎你的面子,脸皮太薄,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
40、出门在外,不要炫耀自己,低调一点,准没错!
关于元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1985年,考古人员在对湖南省的一座元代墓葬进行发掘时,突遇雷人一幕:墓葬里竟然出土了两张印度漆器产品广告的包装纸。这两张经历了七个世纪岁月考验的“广告纸”上,印着关于元代潭州一家“门首红字高牌为记”油漆店的产品介绍,全文以绘声绘色的笔墨,大赞该店产品“无比鲜红紫艳”的高品质,呼吁买家们“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如此“广告文案”,哪怕放在现代广告业界,也堪称行业范本。
元代的油漆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重要一环,其产业中心已从宋代时的定州移到南方,生产规模更大,技术水准更高,出现了“黑光”“朱红”“戗金银”等新技法。明清年间的油漆业,更公认“以宋元为通法”,强大广告意识,正是植根于这火热发展势头上。
何止是油漆业“广告意识强烈”?不足百年就出版了三千多种图书的元朝出版业,“做广告”也是无孔不入。元代的图书上,第一次出现了带插画广告的封面,图书的后记上也常见各种广告语。另外还有虐了多少“学生党”的元曲里,也有特殊的“广告散曲”,比如元代散曲《赠茶肆》,就被许多学者认定为商业广告。
而且千万别以为,这“小广告风气”只存在于中原汉地,1984年时,考古人员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元代遗址里,同样发现了七百多年前的“小广告”。同样是精美的广告纸上,广告主热情介绍自家小铺做的馒头,且“伏望仁兄早降”,可见元代近一个世纪里,“广告意识”确如一股新风刮遍大江南北,成为元代商品经济的别样缩影。
元朝立国后的一个重要法律,是“禁伐柑橙果树”,以《史集》记载,元初年间时,元王朝还把全国各地的特产瓜果品种,尽数移植到元大都地区。于是随着元朝版图的空前扩大,中国各地的水果特产,也实现了空前的“大跨界”。许多原产于江南、东南等地的水果,竟在北方扎根生产。比如福建两广的甘蔗,就在元大都周围广泛种植。
而且对于水果,元朝一代代统治者都是“真爱”,每年七月,就是元朝各地向朝廷上贡水果的日子,主要水果有桃、李、瓜。葡萄等品种。遇到端午节等节庆,元朝光禄寺还要向宫中和各大衙门送水果。元朝法律规定,元朝民间“每丁岁种桑枣二十株”,到1286年,全国就有“桑枣杂果诸树”两千三百多万株,元代水果的种植技术、种类、产量都出现了井喷式增长。
更“跨界”的,则是元代的水果加工业。比如以“果汁之液”加蜂蜜制成的蜜饯,从此成为中国传统的水果糕点。另外还有以荔枝为原料制成的荔枝膏,也是起于此时。元朝人还尝试把晒干的水果加中药煮水,制成“石榴浆”“白眉汤”等饮品。喜好享乐的元朝贵族,还开发出了“水果沙拉”吃法——把水果拌上酥油,加冰水食用。不夸张说,今天中国各地的“水果糕点”“水果饮品”,好些都能在元代找到源头。
以这个意义说,对于中国人“吃水果”这事儿,元朝确实是个非常重要的时代。
说到“狗拉雪橇”,我们也许会想起爱斯基摩人,但在元朝土地上,还真能看到“狗拉雪橇”。元朝遍布大江南北的1500多驿站,既有陆地的陆站,也是水上的“水站”,但在今天辽宁至松花江一带的东北大地上,元朝还设有特殊的驿站“狗站”。这些极度严寒且终年积雪的地区,当时既没有陆地道路,水运也极度困难。牛马在雪地里行走非常不便,狗就成了最好的畜力,当地驿站拉车运货,都是在雪地里驱使大狗。
而在元代的东北,“狗站”一度非常密集。在1295年左右,仅仅在哈尔滨地区(元代称哈里宾),就设有12所“狗站”。这些“狗站”当时除了传递消息情报,主要任务是运输貂、海东青等贡品。广袤的元朝版图,就是被这些大大小小名字不同的驿站,牢牢连在一起。
发达的驿站,曾是元朝重要的统治成果。但几十年时间不到,它却又迅速腐化。虽然元代有完备的《站赤条划》,但驿站管理却十分疏松。从元朝初期起,官员过境驿站时敲诈勒索就成了常事。1284年正二月这一个月里,元朝湖南道过往的官员,仅索要妓女就达88次。很多元朝官员在驿站住舒服了,干脆就把驿房据为己有,堂而皇之做了钉子户。难道元朝不管?元王朝却有一个怪论:驿站经费最好平民负担,因为贫民穷,官员就是挥霍,也糟不了几个钱。
如此省钱算盘,看似省了小钱,其实是纵容官员放手去牢,结果从元朝中期起,各个水陆驿站,就不断出现“站户”逃亡的景象,有的驿站竟然多年空无一人,几乎瘫痪。比如在元朝交通枢纽会通河上,元末就出现了几十人轻松劫走数百艘官船的怪事。发达的元代驿站,到底被狗官糟蹋没了。
元朝的吏治,是出名的槽点。不过在元朝做官,捞钱也许不难,买房却是真难。
元朝的“住房制度”,管理非常严格,政府掌握的房子叫“系官房舍”,官员居住时可以不交房钱,但是严禁买卖。而且居住期间如果房屋有损坏,还要造价赔偿。那如果在民间买房呢?由于元朝在统一战争里,相关的官员军将强占了大批南宋年间的房子,甚至还出现了强买强卖的现象,于是南宋灭亡没多久,元朝多地就出现“房价暴跌”现象。因此元王朝专门下令,禁止官吏收买百姓房屋,哪怕已经完成交易,也要原价“回付”。
这么一来,元朝官员就是兜里有钱,买房也是不划算。所以整个元朝年间,品级较低的官员,往往都是“赁房以居”。但随着元朝的日益腐败,这事儿就变了味。好些元朝官员如果看上了哪家民房,往往就先以“租房”名义住进去,然后就乘胜追击,不断扩大面积,占住了房子不走,最后大手一挥,把老百姓家的房子变成“传舍”,不明不白就变成了官府的房子。房主呢?也只能乖乖搬走。这种操作,虽然没有“产权”,却比房主住得还滋润。
发展到元末时,官员租房更成了一种“贿赂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只要新官上任,当地豪强富户就来约饭,把官员请进豪宅安排住下,就打着“租”的名义把房子送出去。收了好处的官员呢?当然也要卖力回报。这样就“交通关节,败坏官府”。看上去“不许买房”的善政,却给贪污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
所以对于元朝的官员来说,没权的买房难,有权的却是不需要买房。这样的“房地产趋势”下,元朝自然越来越腐,最终随着“石人一只眼”,被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战争淹没。“不买房”的恶政,显然给这个历史结局,狠狠加了一把干柴。
参考资料:《元代史》《一口气读懂元朝》《元代社会生活史》《元代的书业广告》《中国手工业社会经济通史》
作者:张嵚
“新型穷人”主要有哪些特征
现在流行一个新名词叫新型穷人,我认为我儿子就属于这种,开着三十万的车,住着100万的房子,就是没有一个正式工作,没有稳定收入,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经常借呗花钱淘宝买东西,存款一分钱也没有,还欠着花呗,经常拆了东墙补西墙,继续超支消费!
现在社会上这类人很多,大部分都是90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也都受过正规教育,一般都是大学毕业,认为自己毕竟是大学生,找工作很挑剔,工资低的看不上,工资高的看不上他,老想着混一个事业编,考一个公务员还没有那个本事。到了结婚年龄,房子车子都是父母给买,彩礼一点都不能少。一结婚房子有了车子也有了,就挣一个养自己和老婆孩子的钱都很难,吃不得苦,受不得罪,一切还想高消费,用得是最好的手机,家里的东西都是网购来的,都是淘宝大户。没有钱可以借花呗,每一个月都要还账!
我总结了这类新型穷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都是啃老族,没有父母补贴活不下去,房子车子都是父母买,孩子都是父母带,父母得养老金几乎全干掉。
二:好吃懒做,没有上进心。
三:赶潮流,什么都买最好的,借款消费。
四:喜欢淘宝拼多多,每天就是买买买!
五:没有存款,兜里的钱比什么都干净。
六:缴不起养老保险,认为那都是以后的事,不想那么多,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明夕是何年!
七:在外面别人都认为他很有钱,其实他自己知道兜里的钱比脸都干净。
八:没有钱就找老妈要,还挺理直气壮,在家人面前经常装穷!
九:没有钱就贷款,总之生活水平不能下降!
十:经常点外卖,认为家里的饭永远比不上饭店的饭好吃!
假如你周围有这类人,那么他们就是我们眼中的新型穷人代表,你家里有吗?